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有着一千六百年建镇历史的牛街,地处彝良县城的东北部,距县城78公里,介于川滇边界,交通便利,是彝良的“北大门”。牛街古镇始建东汉时期,初兴明朝洪武,鼎盛清朝乾隆。因逢农历的牛、羊日赶大、小场而得此芳名。故曰“拉不完的昭通货”在这里集中、“填不满的叙府城”从这里启运,至今仍保留商业重镇的美称。到此能充分体验到“上云南,下四川”奇特的地理现象。中原文化、蜀国文化和古滇文化交相辉映的美好感受。
景点特色:
牛街如今仍保留完整的明清时期所建的街道两条、木竹质结构“串架房”民居400多间;赋有地域特色建筑风格的“吊脚楼”、“四合院”、中西交融的名院豪宅还有十余处,它们的建筑风格迥异、布局合理、工艺精湛、文化韵味深长;十多个祠堂、会馆、庙宇大都建于乾隆年间,观音堂仍香火旺盛。
“牛街花影摇明月,白水棹歌伴夕阳”。镇内小桥流水,林木荫郁芬芳,处处绿波荡漾,家家临水入影;古老的街道上,渔夫唱晚,灯火闪耀,酒香飘逸、佳人出没,俊男靓女桥上倾情。人处其中,恍若桃源琼瑶,不知是人在画中游,还是画在心中移。优良的传统习俗、良好的道德规范、美味佳肴、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继承;咏诗作对、绘画雕刻、手工艺品散布在街坊庭院;吹拉弹唱、戏曲歌舞弥漫于古镇上空;良好的风水环境,区位优势,深厚的文化底蕴,孕育了众多的才子佳人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。因牛街是多元化的古镇,更是出才子佳人的古镇,若君有多余的时间,不妨随兴到一四合院的老宅里,与抽着叶子烟、脸上布满沧桑的老人摆摆龙门阵,你将和老人一起在青烟袅绕中沉浸、感怀在一段美妙的故事里。
历史沿革:
明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在今果稠衙门坪设簸酬长官司,辖牛街及筠连部分地区。
清雍正四年(1726年),设武官千总。
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八月初七,设牛街府分防知事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为彝良县牛街分县。
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7月31日,撤分县,置县辖牛街镇。
1950年4月,设牛街区公所,后多次改建制为公社、区。
1988年3月,设牛街镇。
地形地貌:
牛街镇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,地势西面高、东北低。境内最高峰马家湾梁子山顶位于三合村委会,海拔1954米;最低点金子槽河与白水江汇合处的白水江心位于楠木村委会,海拔520米。
气候:
牛街镇属亚热带季风、北亚热季风两种气候类型,其特点是降水丰富,雨热同期,立体气候显著。多年平均气温16.5℃,1月平均气温9.3℃,极端最低气温-3℃(2008年1月25日);7月平均气温27.4℃,极端最高气温43℃(2006年7月8日)。最低月均气温8.3℃(2008年1月),最高月均气温29.8℃(2010年7月),最大日较差16℃(2009年2月28日)。生长期年平均350天,无霜期年平均325天,最长达334天,最短为308天。年平均日照时数863.4小时,年总辐射135.1千卡/平方厘米,0℃以上持续期350天(一般为1月23日~12月13日)。年平均降水量1136.8毫米,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5天,最多达152天(2001年),最少为112天(2009年),极端年最大雨量1365毫米(2007年),极端年最少雨量935毫米(2008年)。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~10月,7月最多。
从彝良县汽车站乘坐前往牛街古镇的公交车,车程约1小时。到达牛街古镇后,可以步行或乘坐当地的三轮车游览古镇。
自驾车辆可以从彝良县出发,沿昭彝二级公路行驶,全程约30公里。请注意在行驶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,确保安全。
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,不要做出冒犯当地居民的行为。
牛街古镇内有很多狭窄的街道和古建筑物,请游客注意人身安全,不要攀爬或触摸古建筑物。
在游览古镇时,请遵守景区内的各项规定,不要乱丢垃圾,保护环境。
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,请及时向当地工作人员或游客中心求助。
请携带好个人证件和贵重物品,以免丢失。
满意度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