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(以下简称地学博物馆)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,是我国高校中建立较早的大学博物馆之一,现有岩矿和古生物2个常设展厅及一个开放式展出廊道,132个展柜,馆藏标本1万余件,囊括了国内外各类岩石、矿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。地学博物馆珍藏的包括“世界岩矿标本”在内的众多标本藏品,藏品品相好,价值高,代表性强,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。
景点概况:
地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“世界岩矿标本”,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、在中国地学教育史和中国标本实物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本。这套标本因采自全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得名,共有1700余件,涵盖众多命名地、教科书内记载的经典矿区或地层剖面的标本,如来自首次发现地奥地利克恩顿州巴特布莱贝格的彩钼铅矿、来自命名地加拿大拉布拉多地区的拉长石、产于澳大利亚的变彩贵蛋白石等。由于部分标本采集的矿山闭坑、岩石风化等原因,使得部分标本已成孤品,成为稀世珍品。
从藏品的继承关系上,“世界岩矿标本”可追溯至早期的云南大学(东陆大学)和西南联合大学。此套标本最初是1911年清华大学建校时由原沃德自然科学研究所定制用于实验教学,也是国内首次开展地质实物教学的见证。抗战爆发后,此套标本随清华大学南迁,几经辗转来到昆明,成为西南联大地质教学的重要材料,抗战胜利后此套标本转赠云南大学。1954年昆明工学院(现更名昆明理工大学)建立时,此套标本也随地质专业而入驻该校地质陈列室(现今地学博物馆)作为地质专业的重要教学标本使用至今。
所获荣誉:
1997年地学博物馆被中国地质学会授予“地学科普教育基地”;1999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“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”;2016年列入“第四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”(现更名为自然资源科普基地);2019年获批中国科协科普部“科普中国”共建基地;2020年入选首批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(营地)。
满意度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