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产品 | 提前预定时间 | 取消政策 | 原价 | 优惠价 |
---|
通海秀山公园,位于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城南隅,是玉溪地区重要风景区之一。
峰顶海拔 2060 米 ,垂直高度近200米 ,辖区面积7.6平方公里,游览面积15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。秀山历史文化公园。
通海秀山在明朝时曾与昆明金马山、碧鸡山,大理的苍山共称云南四大名山,素有“秀甲滇南”的美誉。
有三元宫、普光寺、玉皇阁、清凉台、万寿宫、斗天阁、涌金寺、白龙寺等古建筑群。现为国家4A级旅游区。
秀山上林木茂盛,有众多古建筑群和楹联,隐隐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。
公园历史:
主要景点:
普光寺:
普光寺位于秀山中部,建于南宋淳佑九年(公元1249年),即大理国道隆十一年。普光寺建筑群含置观堂、畔富祠、畔富塔、洗钵池等建筑,是秀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。
该院内完好地保存着立于元代宣光七年(公元1377年)的 “ 普光山智照兰若记 ” 碑,此碑对研究元代通海历史文化有较高的价值。
清凉台:
清凉台原名清凉寺,清凉台位于玉皇阁之后,始建于晚唐时期,明宪宗成化戊戌年(公元1478年),普光寺僧人净宗募缘重修。
清凉台建筑海云楼、千峰万壑之楼、蓬莱阁、鲁贤祠、桂香殿、武侯祠、药王殿等连成一个四院三通的建筑整体。
清凉台确是“ 古殿风生六月寒 ”, 寺院地势高峻,四围绿树掩映,背山面湖,凉风不断 ,是避暑对弈、品茗的佳境。台内遍悬历代名人的匾、联,不负“匾山联海”的盛名。
涌金寺:
涌金寺位于秀山上部,创建于宋朝理宗嘉熙(公元1237-1240年)间,修于元惠宗至正(公元1340-1368年)年间,近千年均为滇中大刹,子孙丛林,明清时寺内僧人达百余人。
涌金寺依山而建,层叠而上,殿宇雄伟,气势恢宏,秀山“三绝”之二的宋朝古柏、元朝香杉植于院中,古代文人的诗碑裱嵌于壁,大殿内馨香缭绕,诵经声不绝于耳,殿外古柏参天,钟、鼓之声相应,真是滇中大刹风范。
涌金寺俗称大顶寺,是秀山位置最高的建筑,因山势如“地涌金莲”而得名。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。
此寺分三进,殿宇宏深,寺门雄踞于半圆形石阶之上,“涌金寺”3个贴金大字雄浑庄重。
正中为秀山古柏阁,此阁全部为木结构,奇巧无比。大雄宝殿塑三世大佛,慈颜善面,体态匀称。殿前“白马”、“黄龙”、 “法海圆明”3座坊立于东、西、北三方。大院中松柏苍劲,茶花吐艳,元杉喷香。宋柏、元杉、明玉兰被称为“秀山三绝”。
涌金寺左厢是一套院,门上有一别致的小匾,上书“这里来”,进门更是清静的一院,东为昙花轩,西有酌花楼,北面另为一小院,可谓院中之院。“这里来”院内有明玉兰、牡丹、芍药等名花奇草,进门就让人感到满院芬芳。”
白龙寺:
白龙寺位于涌金寺西侧幽林深处,创建于明代宪宗丙午年(公元1486年)。寺前有清泉一潭,名白龙泉,其水甘甜清冽,饮之爽口适身,回味无穷。是后山的唯一建筑,寺院质朴典雅,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。
近年来扩建了部分享阁游廊及服务设施,引水上山,凿池培植荷花及各种花卉草木, 成为秀山公园又一新的游览点。
新景点建筑群位于白龙寺前,始建于1988年。内含白云坞、丝竹馆、书画展室、池上长廊、财神殿、兰花园、茶花园。
兰花园内育有各品种名贵兰花一万余盆,茶花园内有各种名贵茶花数千株,冬、春季节兰吐芬芳,茶花争艳,其景无限,其味无穷。
景区特色:
山上珍稀的宋柏、元杉、明玉兰被誉为秀山“三绝”,且秀山素有“匾山联海”和“碑林”之称,至今保留的匾联、碑刻形成了以人文景观和珍稀古木为特色的景区。
登上秀山,可一览杞麓湖、通海县城以及坝子的景色。
满意度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