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点介绍
松坡桥位于嘉丽泽农场西部约3.5公里处的弥良河与天化河交汇处,长22.4米,宽5.97米,矢高3.4米。松坡桥原系木桥,后因交通运输需要,改建为钢混结构桥梁,仍称松坡桥。嘉丽泽位于嵩明坝子中部,周围65村常遭水患的达48村,雨季水患面积约10万亩,冬季干涸时也有3万余亩。遇水灾时,“但见屋脊树杪飘零,微露者略可辨某村某村,此外则概属泽国”。河湾村一带,过去曾流传着一首民谣:“月亮出来月亮青,有囡莫嫁河湾村;半夜三更涨大水,男女老少动哭声”。历史上虽经多次治理,水患并未根除。
民国2年(1913),经常遭受水灾的48村民众要求治理嘉丽泽。引起都督府关注,云南都督府都督蔡锷亲自视察小新街到嘉丽泽的泄水河道后,提出加宽加深改直牛栏江,让夏秋季洪水能从牛栏江畅泄。当视察到弥良河与天化河交汇处时,见行人车马受阻,他提出这里应建桥梁,以利通行。蔡锷一言九鼎,不久于此处建木桥,以蔡锷的别名取名“松坡桥”。至今,松坡桥东岸的桥基上存有镌刻于民国35年(1946)的《松坡桥》石碑,青石质地,高83厘米,宽53厘米。碑阳正面刻阳文“松坡桥”三个大字,每字约17×16厘米。碑文分别镌于两侧,正书,阴刻,右行,文6行,满行22字,共100余字。右侧内容为“直斋赵公民元倡兴嘉丽泽水利,邑人虑事难成,多不赞同。民□滇督蔡松坡临勘可行,乃民□顺利兴工进行。一言九鼎,功在万民,建桥□□,可以纪善政也”。左侧内容为“署嵩明县长兼处长马运昇、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副处长李少竹敬立。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十二日”。
此外,蔡锷提出建嘉丽泽水利工程处,任命赵伸和刘为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处长,令县长拨出仓谷作兴修水利的资金,派48村民众出工修建。
经过治理,昔日水患胜猛虎的嘉丽泽开辟为万亩良田,福谷飘香,瓜果不断,胜似江南。
蔡锷,(1882-1916) 云南军政府都督,讨袁护-第一军总司令,上将军。 湖南邵阳县(今邵阳市大祥区)人,字松坡,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邵阳县亲睦乡一贫寒的农家。5岁随父母迁居武冈县山门。6岁入私塾。10岁读完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,能写流畅的文章,被誉为“神童”。13岁参与史学、词章院试,以优异成绩考中秀才。15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。
景区交通
从嵩明县城出发,沿嵩明至嘉丽泽公路行驶约15公里,即可到达嘉丽泽松坡桥碑景点。距离昆明市区约50公里,自驾或乘坐公交车均可到达。
注意事项
开放时间:每天上午8:00至下午18:00,周一闭馆。
门票价格:免费。
安全须知:游客在景区内请注意安全,遵守景区规定,不要在景区内游泳、攀爬等危险行为。
保护文物:请尊重和保护景区内的文物和遗址,不要涂鸦、刻画或损坏。
文明旅游:请保持景区整洁,不乱丢垃圾,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。